治疗方法:
初始剂量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2000国际单位肌肉注射,每周3次,连用10周。期间根据红细胞比容(Hct)和血红蛋白量(Hb),调整剂量使红细胞比容波动在30%~33%、血红蛋白100~120g/L。
糖尿病性末梢神经病变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其临床表现不仅有疼痛而且有感觉异常和神经病性损伤。降低高血糖的严重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症状。临床上也试用B族维生素、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药物、抗氧化剂、神经营养性肽、影响神经递质和离子通道的药物,并进行了大规模的临床观察,显示有一定效果。但迄今为止,尚无一种治疗完全有效。
促红细胞生成素是在肾脏中生成的细胞因子,在红细胞上有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但新近的研究结果显示神经细胞也有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促红细胞生成素也在神经系统中生成,并可起保护作用或可能激活神经保护通路的作用。在糖尿病患者中,细胞凋亡导致背根神经元、神经鞘细胞的消失。
另外,生化改变、氧化应激、微血管改变和炎症,所有这些不仅对神经元的死亡,而且对神经元的功能障碍都起作用。促红细胞生成素通过多种作用机制,保护神经元避免发生这些病变。另外,促红细胞生成素可能增加神经祖细胞的增殖,导致神经元的生成,从而起到治疗的作用。
对促红细胞生成素作用的深入研究,为糖尿病末梢神经病变的患者及其他原因所致多发性神经病乃至脑卒中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药物,但由于这方面的临床资料尚少,对其剂量的掌握有待于进一步的探讨,且治疗上有一个潜在的缺点,即红细胞数量的增加,容易使患者发生卒中。因此希望能有其衍生物的出现,克服这种潜在的不良反应,以期副作用最少,疗效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