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方法:
采用饮食治疗、药物控制血糖,用维生素B1、弥可保等药营养神经剂对症处理。治疗组:除应用上述西药外,口服益气活血通络之中药:生黄芪30 g,沙参15 g,玄参15 g,当归12 g,桃仁12 g,红花9 g,赤白芍各12 g,怀牛膝15 g,木瓜15 g,鸡血藤30 g,路路通15 g,地龙15 g,桑枝30 g。
兼有湿热者加苍术12 g,黄柏10 g,生薏米30 g;兼有阳虚者加桂枝10 g,制附子6 g。上方加水煮成400 ml,早晚分服,每天1剂。疗程为2周。
糖尿病在中医属“消渴病”范畴,它的发生主要与禀赋因素、嗜食肥甘厚味、情绪、运动等因素有关,或为郁热,或为湿热,或为痰火,或为积热、燥热,皆可伤阴,致阴虚内热,内热伤阴,更可耗气,则成气阴两伤之局;
气虚则帅血无力,阴虚液耗,阴阳俱损,血脉失于温通,故出现肢体麻木、疼痛、感觉迟钝、发凉等症状。气阴两虚贯穿消渴病的始终,久病入络,瘀血内生,而出现周围神经病变症状。
应用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法来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方中生黄芪、沙参、玄参益气养阴为君药,当归、桃仁、红花、赤白芍活血化瘀为臣药,怀牛膝、木瓜、鸡血藤、路路通、地龙、桑枝等活血通络,全方可以使气阴得复、瘀血化、络脉通,标本兼治,共起益气养阴、活血通络之功效。
延缓糖尿病足的发展和干预其进一步恶化,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